常见问题
天博深圳市新华医院:一座花园式的疗愈医院
“医院(Hospital)”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意为“客人”,最初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避难、休憩之所,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提供收容和治疗病人的服务。
本期城市建设者将带领大家走进“深圳市新华医院”(简称“新华医院”)项目的建设过程。该项目着眼于打破医院与城市的边界,从设计之初便展现出一种新的面貌,通过“空中花园”和微空间设计,营造多层次、花园式的疗愈环境,回应“开放共享”的人本理念,致敬“Hospital”一词的本源和初心,为城市面貌的升级与整合,以及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带来具有呼吸感的积极变量。
医院,作为城市单元的核心之一,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如果将城市比作,那么医疗系统便是其免疫系统。只有通过医疗资源的规划和布局,才能确保城市的健康运转,使其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然而,对于医疗资源规划,需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并给予一定的时间积累。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快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远超预期,常常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导致医疗资源匮乏的局面。
深圳,这样一个快速城市化发展代表,在40年的时间里人口快速膨胀,其直观影响就是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许多医院面临床位不足、设备老旧等问题,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作为一线城市,深圳必然需要建设更多的大型医院和诊所,包括更现代化医疗建筑,以极大地提高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并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政府不断在重大医疗卫生项目上增大投入与建设,并致力于通过“名医、名院、名诊所”的引入快速抬升城市的医疗服务能力。深圳市新华医院,便是近期即将建成的深圳重大医疗项目之一。
第一眼看到深圳市新华医院,人们多半会对其庞然的体量感到震惊——它就像一艘“医疗航母”,停泊在深圳北站附近的龙华区新区大道上。高容积率、高密度、多层数,总建筑面积将近51万㎡——它是国内目前在建的最大单体医院建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巨无霸”。为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丰富、平衡城市中现有的医疗资源,构建更全面、优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圳市政府陆续投资了包括新华医院在内的多个重大民生医院项目。新华医院不仅具备应对深圳北站的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能够辐射龙华区以及全市居民的就医需求。辅以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功能设备天博,建成之后,它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屈一指的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看似方正的建筑造型却内有乾坤。整栋医院从地下4层至地上22层,按照医疗区域与科研、教学、行政办公等功能需要,划分为四个区域:地下区域,包括车库、设备房、放疗、餐厅、厨房;A区塔楼,为医技住院楼;B区裙楼,为全科室门诊;C区塔楼,为科研、教学办公楼。介于两座塔楼之间,划为门诊专用区域的B区共有6层,遵循医疗标准进行了科室排布。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有效率地救治急诊病人,急诊急救区域被设于首层;2楼设置有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心供应室(负责医院的消毒和清洁)则位于三楼。而在手术部、中心供应室,以及血液科、病理科等相关环节的科室之间,均设有专用电梯来进行有效连接,减少过程中的时间耽误,确保救治的黄金时间。
同时,医院的生命支持系统、医用系统、医用纯水系统以及医技系统均采用了集中式一体化成型的系统设备,以便于医院以后的维护和管养。这也对各科室的流量和服务品质,起到了集中监管的作用。
如果说,一座医院仅将效率视为唯一要义,那么它必然变成一座冷冰冰的“医疗机器”。走进医院,人们仿佛来到一处生与死的模糊地带,而舍弃了基本的尊严与情感。深圳市新华医院致力于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重新找回一种带着人性光辉的温切情怀。新华医院有别于常规的医院,在设计初始便被定义为一座医疗城市综合体,其旨在打破建筑与城市的边界,采用高度信息化的方式,打造一座高效、智慧的现代医院。同时,设计又在各个医疗与非医疗的界面与空间,置入了“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人文内核。
如今,医院不仅为患者的就医需求着想,也更加注重病人的感受和医护人员的工作体验。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新华医院内不设围墙,建筑周边规划有街心公园、街巷式花园等绿化与休闲空间设施,两座塔楼之间的裙楼顶部还打造有1.2万㎡的多层次的下沉花园、屋顶花园、街巷式花园、空中花园,整个项目的绿化率达到30%。这些空间不仅可以为患者营造花园式的疗愈环境,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提升环境,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贴近生活、适宜放松休憩的城市公园,从而进一步实现了物理层面与精神层面兼顾的疗愈理念。在造型设计中,创新性地引入“阳光谷”的概念设计,将屋顶天光通过构造引入医疗街各层,将流动的体量感置入空间。
与一般的公共建筑相比,医疗建筑所涉及的专业设计类别更为广泛,对于相关知识综合运用的要求更高。其涉及众多医疗工艺和工程技术,还关联到医疗装饰装修、材料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这一角度审视,新华医院具备了医院建筑所独有的两大特点。首先是专业的复杂性。除了公共建筑常见的支持系统,医院还需配备物流、用水、医用气体等专有系统;加上不同科室对于空间的要求不尽相同,彼此合并兼容,会形成一套庞杂的系统。
专业越多,需要涵盖的系统也越多,对运营的效率要求更甚,对于各功能科室的设置,包括门诊、急诊和检验等定流程的排布,都需遵循行业内的相关医疗原则。其次,是常规系统的非常规性。以用水系统为例,常规的公共建筑只要接入市政用水就可以了,但是医院需要根据各科室的不同要求,例如血液透析专用水、内镜清洗用水、检验用水等,架设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也是医疗建筑有别于其他公共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而由此带来的复杂性也为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建造与运维等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
新华医院项目自2013年12月起开始筹备。通过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分析、财务分析,对整个项目进行了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的综合评价,过程中几经换地选址、调整规模与方案,最终于2017年12月取得了可研批复,标志着前期决策工作的全部完成。
2018年5月,项目由深圳市卫健委移交工务署,并于2018年10月正式开工,由此进入建设实施阶段。此时,工务署设计中心也刚刚成立,管理团队皆摩拳擦掌,期待一展抱负,为深圳打造一流的城市项目。只是,留给工务署的时间并不太多。由于项目的急迫性,新华医院势必要突破传统的建设过程。工务署没有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在他们看来,既然接手了这个项目,那么在设计品质上绝不能有所牺牲,同时更要在建设质量上有所保证,并按计划推进施工进度。
为此,深圳市新华医院这一民生项目大胆借鉴了地产开发的架构模式,开创了基坑优先开工的先河——项目在四个月内完成了招投标和任务部署,于2018年10月正式开启基坑施工。与此同时,设计中心紧锣密鼓地对落地方案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这并非常规的操作流程,而是工务署给自己布置的“额外”任务。主要的调整,首先是场地正负零标高的设定。按照早期的设计,项目场地的正负零标高比新区大道略低,但比毗邻的住宅小区略高。这一中规中矩的做法隐含着一个问题,即雨水径流可能会从新区大道顺势流向医院,基地内部就变成了水流过境的区域,甚至存在雨水倒灌的隐患。设计优化阶段因此抬升了基地的正负零标高。由此一来,项目的土方工程量直接减少了12万㎡,既压缩了工期,还节约了经费。
对于首层架空层的结构优化,设计也进行了特殊处理。新华医院在首层的正中央设计了一处面积将近1万㎡的架空层区域,作为建筑与城市相融的空间媒介。其早期的设计采用了四排落地柱,但是如此密集的柱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这个空间的体验感。于是工务署决定,尝试“拔掉”两排柱子,改做V型柱。后来,经过进一步的讨论与结构优化,最终只保留了中间一排柱子,将空间进一步地敞开,充分开拓了架空层的视野,也让医院与城市周边的连接展露得更加直观。其通过连续、充满活力、人性化尺度的医疗街界面打造高品质的交通空间,同时置入公共休闲空间将各个不同功能的门诊科室及医技住院联系起来,创造更有生机活力的医疗环境。
在门诊区域的动线梳理上,通过布置中央办理大厅作为交通办理中枢,将门诊、医技合理分区为患者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功用空间。该设计既方便了人流的导向又缩短了行走的距离——使得两台手术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短,在应急情况下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延长手术时间。除此之外,设计优化还涉及防火玻璃的美化与调整,以及施工图与施工阶段的平台协同作业……可以说,所有的优化并非单纯出于“节约资源”目的或流于“表面功夫”天博,而是真切以病人的手术质量为导向,站在不同使用者角度的综合考量,让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乃至医院其他的工作人员、后勤人员,甚至周边的城市市民,都能体会到该项目带来的关怀与福祉。
2020年3月,项目完成了总包招标;同年4月,总包方正式入场,开始结构主体的施工。与此同时,中国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即便面对城市乃至全国严峻的管控措施,为了保障交付节点,施工任务绝不能因此而停止,更要在保证施工和运输安全的同时,确保施工现场人员身体的健康。为此,工程管理与总包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并辅以智能化技术,对现场进行了审慎的管理调度。
为了大幅提高整个现场的施工进度,整个过程中对各项工序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穿插。施工高峰期,现场有约30家分包单位同时进场、同期进行交叉施工。即便在主体施工阶段,其他后续环节,包括土建、安装、幕墙、精装、净化等工作,都在同步推进。当然,这并非是盲目追赶进度的“蛮干”,而是需要借由更“智慧”的技术与平台。
为了提升管理与施工效率,项目创新了基于BIM技术的医疗专业房间全程可视化技术,利用BIM技术在建设前期就完成了全专业模型深化——将各专业模型融合,进行碰撞检查,对深化方案进行可视化论证,针对各医疗功能房间进行预留预埋出图及功能效果确认,保证使用功能及装修效果,避免后期拆改。为保障建造品质,项目团队强化科技引领,全面采用BIM模型+倾斜摄影技术进行场地布置,确保场地规划高效合理。面对医疗类建筑“降板多、管线多、预留多”的挑战,项目还采用BIM+云平台方式进行技术保障,通过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四新技术”推进项目建设。项目还进一步采用医用气体、医疗纯水系统的预制装配化施工技术,各科室的医疗管线均可利用BIM技术实现工厂化生产,提高安装精度和施工速度;装配式手术室也可以在工厂预制生产,从而确保各项参数的准确度,满足各类手术室对施工精度的要求。另外对于项目中的超大型钢构件,采用了“整体叠拼、累减提升”的策略,在地面预先拼装后,再整体提升,高空吊装并进行焊接。
当然,保证工期的同时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这一目标在所有的参与者眼里从未改变。在建造技术创新方面,深圳新华医院的建设不乏“自主研发”和“先行先试”的创新成果。如国内首台麦轮行走式建筑3D打印机器人,国内行业首创——5G智慧工地,校企合作研发——医疗BIM集成平台以及创新应用的施工现场质量安全6微机制、6σ精益质量管理、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技术、超长结构无缝跳仓法等先进管理方法和工艺技术。
具体而言,项目的地下室面积有4万多㎡,为了避免以后底板开裂渗漏的风险,项目在地下室底板施工时采用了跳仓法。项目更进一步结合智能化,在地下车库地坪施工时采用了集合光谱式激光仪智能机器人,实现了地坪一次成型,免除了二次找平的工作,进一步缩短了建造周期。正是基于这样的提前预置与技术细节优化,以保质保量为前提将时间“抠”了出来。2022年6月,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并预计于2023年12月完成整体的竣工交付。
在规划设置上,深圳市新华医院不再将自身视为一座自成体系“城市孤岛”,而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模块化规划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积极地与周边的交通、商场贯通起来。一方面,通过底层的人车分离,将医院车辆直接引入负一层;另一方面,也与周边的地铁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予以贯通,从而汇聚各项人流的同时保持秩序,打造更宜人的环境。抬高地平后的医院首层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半地下室空间——上方可以走人,下方用于走车,在本身非常狭小的场地内解决了人车分流的问题。这也是考虑到新华医院在营业最高峰人流预计能达到4万人次以上,势必会对周边交通造成较大压力,与周边交通动线的无缝衔接与合理的动线布局将有助于缓解这一状况。
此外,医院内部还规划有慢行系统,从人流、物流、空间布局、色彩分区、无障碍技术设施、信息诱导标识系统及生态等方面,创造了简洁、清晰的交通体系,最终将和深圳市的慢行系统连通起来,成长为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依据“现代、绿色、人文、智慧”的理念,新华医院为人们勾勒出了一种“去医院化”的就诊体验。相较于传统的医疗空间,这里更像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天博,大家不用取号排队,而是能够通过智慧叫号系统实时知晓排队进度,在合适的时间及时前往就诊即可;在等待期间,人们不仅可以在医院内部的餐厅、咖啡厅等休闲场所休息,还可以通过天桥系统前往周边的商业综合体,利用等待间隙逛街、娱乐,以缓解心情。或许,这将打破人们对于就医本身悲观且异化的态度,转而以一种更轻松、积极的状态面对,让医院真正融入城市和市民的日常生活。
深圳新华医院位于龙华区新区大道与民宝路交汇处北侧,是一座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甲等综合性医院和区域医学中心,也是深圳市首座超大型智慧医疗综合体,按甲等医院及教学医院规划设计。建成后,交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营。未来新华医院将重点打造妇产医学、口腔医学、皮肤医美、神经病学和消化病学五大中心,该项目为深圳市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重要部署,建成后将为龙华区、深圳市乃至周边地区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
本栏目是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出品的深圳重点项目深度记录栏目,以影像以及文字记录建筑匠心如何构筑城市未来。本次我们将聚焦大众对深圳生活以及深圳建设生产的关注,联动建设产业链条中的平台和各个端口,实地探访、调研、对话多个不同类型项目,以跟踪、记录的方式对话深圳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旨在探索和呈现深圳宏大的城市建设的背后,多方共建、群智群策的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机制。我们期望这些公共建筑为城市起到传达文化使命感、共享社会机能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公共价值和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方式及社交属性,或将推动中国城市人居空间的改善、文化自信的培育以及社会公平发展。天博深圳市新华医院:一座花园式的疗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