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电话:
0533-3117258

新闻资讯

天博【倾情礼赞新中国 乡村振兴看大理】改革创新“创”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天博【倾情礼赞新中国 乡村振兴看大理】改革创新“创”出乡村振兴加速度2018年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坚持将乡村振兴作为全州“四件大事”之一来抓。通过在云南省率先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州级试点、率先在洱海流域全域打造“绿色食品牌”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大理“创”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天博【倾情礼赞新中国 乡村振兴看大理】改革创新“创”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图1)

  2019年上半年,大理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79亿元,可比增长5.5%;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1元,增长9.3%;休闲农业接待53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双增12%。

  2018年3月,大理州在全省率先创新性出台实施了《大理州“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高位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实施。

  实行领导责任制。大理州明确了州、县市党政主要领导为“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责任人,认真落实“五级抓乡村振兴”要求,高位统筹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

  实行重点工作责任制。大理州及时编制了《大理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2)》和《大理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专项规划,以及补短板重大建设项目投资需求表、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任务。

  实行定期巡查制。大理州委、州政府领导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随机调研巡查。2018年以来,已开展随机巡查3次,确保了目标任务顺利推进。

  实行定期通报制和报告制。大理州把乡村振兴纳入州委、州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督查内容,要求县市和州级成员单位每半年向州委、州政府报告工作情况,年终实行成效考核。2019年以来,已开展乡村振兴州级试点工作督查2次,下发通报6期。

  实行追责问责制。大理州切实加大了对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巡查,严格执行追责问责制。

  实行考核激励制。大理州运用《云南省“三农”发展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大理州县市综合考评实施办法》考核结果,推行在“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的推行,不仅让各级各部门有了推进工作的平台和抓手,在当地工作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天博【倾情礼赞新中国 乡村振兴看大理】改革创新“创”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图2)

  2018年,喜洲镇、漾濞县苍山西镇等12个乡镇以及周城村和光明村等25个村被列为乡村振兴州级试点乡镇、试点村。其中:大理市古生自然村、漾濞县鸡茨坪自然村、宾川县柳家湾华侨社区、巍山县大三家自然村、洱源县佛堂自然村等5个村为州级重点试点村,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4类村庄分别进行探索。

  试点目标与编制规划相融。大理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出要将试点村打造成“农村人待得住、城里人喜欢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农村绿色生活综合体验地。其中,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把“记得住乡愁”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着力打造“中国乡愁第一村”典范。

  重点项目与整合资金相融。大理州及时制定25个试点村项目清单,列出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项目。同时,大理州财政及时下拨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支持试点工作。其中,漾濞县苍山西镇鸡茨坪自然村整合20个项目1000余万元资金,大力推行产业“五入”、人才“五中”、文化“五牌”、生态“五有”、组织“五联”的“五五模式”,试点工作取得可推广经验。

  考察学习与借鉴推广相融。大理州认真学习以“千万工程”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做法和经验,让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其中,洱源县凤羽镇佛堂村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引进企业打造慢城农业庄园,积极探索发展民宿客栈带动乡村旅游;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社区依托农业企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天博【倾情礼赞新中国 乡村振兴看大理】改革创新“创”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图3)

  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相融。大理州以乡风文明为抓手,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客事从简。2018年,农村客事数量和农民客事支出均压缩了4成左右。鹤庆县西邑镇西邑乔仁甸村建立了法制宣传和体育锻炼为一体的活动广场;宾川县金牛镇罗官村党总支委设立“移风易俗”奖天博,对全村在移风易俗、客事简办工作中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奖励;弥渡县密祉镇永和文盛街村唱好“小河淌水”曲子,用花灯传唱的方式宣传乡风文明。

  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把传统白族扎染文化有机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剑川县沙溪镇鳌凤村突出打造水墨沙溪和茶马古道马帮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祥云县王家庄社区依托英烈王德三故居红色传承教育基地,大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2019年3月,大理市周城村、祥云县王家庄社区等村入选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融。大理州持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深度融合,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南涧县南涧镇白云村引进新兴产业紫丹参,探索“产业+基地+农户+协会+销售”产供销一体新模式助力群众精准脱贫;永平县龙门乡大坪坦村以党建为引领,成立农民互助社,大力发展茶产业助农脱贫增收;剑川县老君山镇新和村做大做强苹果、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助力群众精准脱贫。

天博【倾情礼赞新中国 乡村振兴看大理】改革创新“创”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图4)

  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大理州努力把洱海流域建设成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通过建立健全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政策措施体系,持续推进《关于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

  抓实结构调整绿色化。大理州大力实施“三禁四推”,即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推行有机肥替代,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推行畜禽标准化及渔业生态健康养殖。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化。落实《洱海流域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合同制管理办法》,大理州严格按照洱海流域11种主要农作物生态种植技术规程,大力推广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主的绿色生态种植模式,努力推进全流域实现绿色生态种植。

天博【倾情礼赞新中国 乡村振兴看大理】改革创新“创”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图5)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大理州稳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了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营的洱海流域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模式。落实奶牛养殖基地县和加工企业所在县市工业产值、税收分配机制,加快奶牛产业转移发展。

  培育经营主体规模化。洱海流域培育州级以上龙头企业60户、现代农业庄园9个、农民合作社1001个、家庭农场107 个、新型职业农民1255人。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方式带动的水果、油菜等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12.56万亩,带动全流域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13.36万亩。

  促进加工营销网络化。通过共建和订单农业方式,大理州逐渐将洱海周边核桃、乳制品、肉食品、优质果蔬天博、道地药材、生态茶、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纳入“洱海绿色食品牌”品牌管理及营销,引领全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深入推进。

  加快产业融合园区化。以稻渔景观、生态果园、生态药园、生态花园、生态草场等规模化绿色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大理市被评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2018年,流域内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000个,接待人数达1022.3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7.66亿元天博

Copyright © 2014-2025 天博tb体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07085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地址:山东省天博(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电话:0533-3117258 传真:+0533-6721462

手机:15510539666 联系人: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