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下午,教育部“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践需求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成立暨风景园林教育数字化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通过腾讯会议、“虚拟教研室”平台和Bilibilli网站进行线上同步直播。会议议程分为嘉宾致辞、主旨报告、主题报告、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风景园林教指分委委员视频寄语等环节。通过不同平台参加会议的人数超过一千人。会议内容引发虚拟教研室成员热烈讨论,为后续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建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庄惟敏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高翅教授天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致辞环节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风景园林教指分委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教育部“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践需求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执行副主任郑晓笛主持。
王建国院士在致辞中祝贺“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践需求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正式成立,指出“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成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一方面充分肯定了申请团队扎实的工作基础,清晰的改革目标与明确的改革路径;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建筑大类高等教育,即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教研资源与经验共享等方面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为新时代相关专业教育与实践转型发展树立了改革风向标。
庄惟敏院士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祝贺虚拟教研室成立。指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虚拟教研室的成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虚拟教研室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数字化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大建筑行业和风景园林学都带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希望虚拟教研室能够成为新形势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引领者天博,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终为风景园林行业输送更加适合信息时代的新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庄惟敏教授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高翅教授认为此次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一定会对我国的风景园林教育做出新的贡献;提出风景园林教育需要更多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和持续演化能力的智慧空间;期望虚拟教研室做好高质量共建、共研、共改与共融,培养新时代高质量风景园林人才。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对风景园林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提出三大美好愿景:一是希望通过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学校资源共享,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库;二是能够深化校际联合, 常态化教师交流与培训;三是要进一步创新教育方法,特别是教学研究的新形态方法、破解教学难题,研究出新的范式。
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教授指出虚拟教研室获批是对风景园林专业高度认可,希望虚拟教研室在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上能够起到引领和示范、优质资源共享等作用,并预祝风景园林教育数字化论坛取得成功。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教授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况下,一方面,虚拟教研室工作对于提高风景园林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帮助;另一方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大建筑行业和风景园林学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教研室结合培育数字时代风景园林行业所需要的新人才,是广大风景园林教育者亟需回应的问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风景园林教指分委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教育部“基于数字化天博、网络化、智能化实践需求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执行副主任郑晓笛
主旨报告环节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风景园林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杜春兰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践需求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 主任杨锐教授做题为《虚实之中,化育未来: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契机,改革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旨报告。介绍了虚拟教研室的背景、内涵、目标和计划,论述了教育实践和行业实践两个方面所面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阐明了虚拟教研室在教指委领导下,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引领,发展高质量风景园林教育的建设特点;并从建设目标、组织构成、建设特点、组织结构、预期成果、行动计划6个方面报告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计划。近期,虚拟教研室将组建以下5个组开展教研工作:风景园林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研究组;风景园林课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改革研究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风景园林教育线上资源研究组;西部地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风景园林教育研究组、开放性教改课题研究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成玉宁教授做题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旨报告。介绍了数字化时代的风景园林教育、风景园林教学的新趋势、“三化”融合变革培养模式。讲述了风景园林学科教育要从培养感觉与训练知觉、模式转变与效能提升两方面思考;解读了“三化”教学改革中风景园林学科的对象与范畴、数字景观的价值、数字化教学实践内容;提出了以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化为传媒天博官网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成立暨风景园林教育数字化论坛成功举办、以智能化为导向的“三化”基本路径,探讨了“三化”的协同发展,并对优化风景园林教学提出了未来展望。
主题报告环节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教育部“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践需求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 助理主任郭湧主持。来自6所高校的代表分别从课程体系、课程版块、教学过程等方面交流了有关教育数字化的经验,并讨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6个主题报告分别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郑曦《“数字+”风景园林全过程教育探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郭湧《面向信息化实践环境的工程技术教学探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杨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信息化教学探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教授胡一可《基于虚拟仿真的技术课程与实验教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包瑞清《数字化设计教学实践与数字营造学社》;新疆农业大学副教授母俊景 《景观建筑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践需求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获批以来,已经在此平台开展20余次教学研讨交流会,以及开放课堂、开放评图等教学交流活动。目前教研室平台成员超过220人。教研室的成立受到各方关注和支持,本次会议会前的宣传获得《中国园林》《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等学刊的支持。会议的内容在教研室成员中引发热烈讨论和积极反馈,为教研室工作后期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研室简介:“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践需求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立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中国高等教育战略方针和发展路径的纲领性文件,面向教育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求,以及新时代信息产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风景园林人才的需要,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改革引领,探索新时代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风景园林教育质量。本教研室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信息化特色,创新教研形态,构建信息化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加强教学建设,探索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共建优质资源,形成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平台的新发展;开展师资培训,塑造一流教师队伍,保障教学改革持续发展;推动学界业界联合、实践链条打通、教学场景融贯的融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