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官网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本文以昆明市西山区为研究区域,以2015~2016年空间分辨率为8m的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图作为数据源,基于高原湖泊城市的特点构建研究区生态廊道网络.选取研究区范围内生态服务功能良好的水体、绿地为生态源点;选取研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与水系的距离等作为评价因子,构建高原湖泊城市景观阻力评价体系;运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计算景观阻力数据,分级别建立直线生态廊道网络,与现有生态廊道进行对比,为高原湖泊城市生态廊道的优化提供依据.
鸟栖植物是指与鸟类栖息如吸引鸟类停留、为鸟类提供食物资源、繁殖庇护等重要关联的植物类群.华南地区位于国际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上,鸟类资源非常丰富.鸟类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传统城市公园建设多重视景观营造,很少考虑到城市公园作为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尤其是作为鸟类栖息地的功能,导致鸟类资源绝大部分生活在城市周边的自然保护区或郊野公园中,在城市公园中的种类及数量都较少.本文将结合现场调查,从鸟类栖息植物的角度对如何强化城市公园栖息地的功能,吸引鸟类进入到城市公园中进行探讨.通过样线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华南地区典型城市公园的鸟栖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合鸟类对食源类型的偏好,对2种主要类型的食源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40种果实类食源树种对鸟类具有明显的吸引力;(2)19种花类食源树种对鸟类具有明显吸引力.在实际观察时发现,部分植物的花期正好是某些鸟类的求偶、繁殖时间,如冬红、福建山樱花等的花期为暗绿绣眼鸟的繁殖时间,推断该类植物可能对繁殖期间的鸟类提供能量.
选取北京市通州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时期的Landsat7ETM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在ENVI5.1软件中对Landsat7ETM遥感影像进行反演计算,并运用ArcGIS10.2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四个时期北京市通州区范围内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图.此外,运用剖面线分析法和网格分析法对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范围内热岛效应总体增强,植被覆盖度总体下降;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地表平均温度可减少0.84~1.67°C.因此,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绿地对热岛的削减能力,见缝插绿,同时对荒地、裸地进行生态修复,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宜居度.
城市工业废弃地作为城市修补的重要方面,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其单个场地的景观改造与修复,作为工业文化的历史印记,其更应该作为特色的城市触媒载体来催化和激活一系列对城市发展具有正面推动作用的连锁反应.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触媒理论,阐明城市工业废弃地具有触媒性潜质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触媒理论的作用原理.然后以上海市钢雕公园为例,分析其触媒更新潜力和触媒更新策略,并进一步提出触媒优化建议.
中国当下面临着诸多水危机,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雨水调蓄与收集、净化、利用成为解决城市缺水和内涝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温榆河流域北沙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确立控制目标,将研究范围用地划分为不同集水分区并对其雨水调蓄量进行量化计算,最终得到各地块的总调蓄容积.计算结果表明:构建的海绵城市雨水组织系统可控制一年中85%的降雨事件,针对一年一遇暴雨的调蓄雨水量约为133万m3,可减轻城市雨水管网压力,补充该区域内的地下水,对调蓄雨水进行净化和再利用,实现场地的生态修复.以上结果为海绵城市理论的实践提供样本,并为城市边缘区河道的防洪排涝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相应技术支撑和指导思想.
持续的城市规模扩张导致城市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态和改善人居环境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城市扩张的主要途径之一,城市新区建设用地需求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存在矛盾.本文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理念,从全局和斑块类型两个层面,构建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以济南市西部新城为例,选取其建设过程中6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理清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建设带来的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变化,进而评价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生态风险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新区建设过程中绿地系统格局的优化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格局的完整性有正向作用,相比合理规划下的建设用地扩张带来的绿色空间缩减,城市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破坏更加严重,应引起重视.
全球环境变化语境下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比重大,农业节水成为中国节水的重要一环.西南山地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坡面持水能力弱,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加之包产到户破坏了农村水利的集体统筹,加剧了山地村落农业用水危机.以农业园区为新型统筹单位,总结西南山地居民响应坡面径流特征的本土化水资源管理技术,剖析三种典型场地的代表性景观语汇,并以重庆市奉节县天鹅湖农业园区为例,提出基于地表径流的集约管控的山地坡面水系规划策略,以期促进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为山地农业园区集约化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
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愈演愈烈,传统的工业文明逐渐无法平衡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需求.由此,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近十年来,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住建部等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相关的政策.笔者重点回顾了自2007年以来各级部门主导的14项政策并加以分类,从社会背景、理论对比以及实践分析三个方面对不同类型的政策进行综合评述.现阶段已有的实践探索反映出了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空间划分标准不明、管控措施力度过大、技术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中国城市化进程尚未结束,生态保护与修复面临着众多未知的挑战,笔者希望借此回顾与评述,找出未来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发展方向与更多可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建设速度的提升,城市被垃圾所包围,对生态恢复与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本文对中国废弃垃圾填埋场中垃圾的分类与可利用价值进行分析,选择已关闭的垃圾填埋场中的建筑垃圾堆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废旧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改造中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园林实践的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得出垃圾循环利用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技术措施,并提出在进行垃圾循环利用塑造景观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重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在生态水文保护方面存在绿地和水系的急剧萎缩,大量建成区的径流污染和雨水循环等问题.本文以修复山地水文特征的蓝绿生态网络为目的,以重庆盘溪河支流的流域单元为例,结合山地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及绿地等主要类型,提出了典型山地条件下的LID雨景单元设计方法,并对不同类型与级别的雨景单元加以组合形成体系,来构建具有山地特征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以期响应城市双修的保护工作.
梳理了佛甲草屋面绿化现有隔热保温研究中的争议与缺漏,通过全年实验跟踪观测上海地区佛甲草模块屋面绿化的生长状态与屋面热效应相关数据,随机抽取冬夏季白天及夜间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表明:佛甲草模块化屋面绿化在夏季白天隔热冷却的效果非常明显,夜间随环境温度降低,隔热效果会减弱;冬季白天的保温效果不明显,在夜间保温效果相对较明显,尤其是环境温度低于零下时.
在城市双修的总体规划背景下,山体修复是山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以典型山地城市公园重庆市金山公园为对象,利用GIS软件平台并结合AHP因子叠加法对其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工程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其改造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金山公园存在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地质特征脆弱、生物群落单一等问题.文章从地质工程、斑块渗透、廊道修补、植被恢复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设计策略,对人文情态和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山地城市公园修复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成果对已建山地城市公园改造和新建公园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城乡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乡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协调和自我调控能力,城乡绿地作为城乡环境的大背景,其自我演化发展影响着城乡关系.将熵、涨落与突变、有序与无序等复杂系统演化理论与市域绿地系统构建相结合,从绿地自组织的角度对上海市域绿地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因子、突变因子以及生成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动力机制中主导因子以及序参量,以期为自下而上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工业发展与城市化使城市环境不断恶化,城市森林作为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城市双修)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为了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北京从2012年开始实施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城市森林,对北京市的城市双修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和谐宜居城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北京市昌平区城市森林建设进行了介绍及研究,重点针对城市双修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积极探索城市废弃地永续利用的路径.
十三五期间中央绿色发展新举措提出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并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因此生态修复的理念基础在于将山水林田湖构成的城乡绿地系统看作一个复杂协同生命体.本文基于这样的复杂巨系统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与信息熵理论衍生出的能够度量复杂不确定性的熵值分析,在明晰上海城市扩张演化以及绿地资源优势背景的前提下,构建以熵流及熵产生为准则层的2000~2015年上海城乡绿地系统时空演化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熵权法权重以明确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程度.通过对输入输出熵、代谢熵、熵流、熵产生以及总熵变的熵值分析,确定上海城乡绿地系统演化的熵变时序.结果表明,上海城乡绿地系统趋于集约紧凑、多功能复合的良性发展.
新加坡作为亚洲可持续性雨洪管理领域的新兴力量,其提出的ABC全民共享水计划在城市雨洪管理建设与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了新加坡ABC水计划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与目标,ABC水计划设计导引,其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及对中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启示.
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是中国一处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片区,本文经过史料的考证,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将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归纳成为六种类型并分析其特点.然而,这样具有多样性的文化景观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便开始走向没落,在近几十年来的城市化建设中更是变得岌岌可危.本文旨在通过严谨的史料考证和资料研究,从更客观全面的视角对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进行重新定义,并对其演变的推动力进行分析,从而反思近年来的城市发展以及当下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
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城市空间形态在多元文化的交替影响下,经历了一个嬗递过程,最终达到了中国都城发展的顶峰,容纳了都城文明的全部内涵.本文将论述处于农、牧交界的北京,在从区域性边疆之城发展为王朝都城的过程中,先后经历的契丹、女真、蒙古、华夏以及满洲文化在其城市外部整体形态与规模,以及城市内部空间构成与布局中的体现,以揭示不同文化下的都城文明内涵,并在前人对于北京都城形态变迁过程中,、军事、经济、地理等影响因素研究之上,补充强调形成此空间结构的文化因素,着重探讨多元文化在北京都城空间形态中的体现.
基于分形理论的分析视角,本研究以南京的国家重点公园玄武湖公园为对象,在得出玄武湖公园由古至今分形维数值的园时,结合了其山形水系和园路的变迁历史,得出其中的联系和特征.研究表明,虽然玄武湖几经波折,甚至湖面一度萎缩,但是整体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形态趋于复杂,湖面也在不断趋于更加丰富和多样,公园形态从原本的单一湖面逐渐变成有洲、岛、堤、桥的丰富景观,形成了如今五座人工岛屿相互连接、山水相间的景观格局.因此玄武湖的分形维数在历史变迁中在不断增加,同时这些空间数据的变化反映并解释了玄武湖的时间历史事件.
本文以杭州西湖灵隐飞来峰景区中的冷泉亭及其周边园林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绘,运用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营造理论等相关理论,将冷泉亭至飞来峰自然山体20余米视距空间与部分江南私家园林园林建筑—水体—假山主空间中的实例进行比较研究,初步探讨了西湖冷泉壶中天地空间格局对传统园林空间营造的借鉴意义,推进灵隐飞来峰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汉正街曾是新兴商业城市汉口的开端,其自组织的商业风貌深刻影响着现今旧城改造进程.本文以地方志和历史文献为依据,研究汉正街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至近代传统商贸成熟阶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基于城市历史景观(HUL)的历史层积,将其分为形成发展期(1470~1861年)、成熟稳定期(1861~1911年)、成熟后期(1911~1949年);再从价值关联进行价值识别,分析各时期城市历史景观的隐性价值载体和显性价值载体;进而力图揭示汉正街自组织深层动力机制.
抢救式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使得文物古迹整体环境元素破碎化,造成了遗产与集体记忆的脱节以及空间活力的缺失.探寻库区文物古迹的活态保护策略,是后三峡时代库区文化传承的紧迫问题.本文以三峡库区迁建文物古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集中易地搬迁保护实践中的集锦式景区、野外博物园、开放公园、独立建筑群4种环境处理方式,选取对应的典型文物复建区案例,从文物古迹与城镇的空间关系、景观环境要素、活动类型3个维度进行搬迁前后的对比分析,提出基于活态保护的库区迁建文物古迹的空间干预途径:迁建文物古迹核心景观重构历史环境特征和集体活动、复建区协调控制构建缓冲地带景观、串联慢行系统构建迁建文物古迹的可达路径,促进文化复建区景观载体对于集体记忆传承和文化认同构建的积极作用,为后三峡时期库区文物古迹保护的空间干预提供基础理论与实践依据.
乡土景观承载了地域特征及人与生产活动的关系,其中传统水利景观作为系统驱动力之一可辅助梳理中国乡土景观的核心问题.基于乡土景观地域相对一致性与地方差异性的发展现象,梳理了不同地理条件下的水利类型及乡土景观模式,形成地域特征—水利模式—景观风貌的类型框架,并以陂塘系统为例试图识别其乡土景观特征.通过分析低丘平原和山地丘陵两类陂湖景观元素与风貌特征,总结了陂湖水利对乡土景观的作用机制与保护策略.
历史性城镇景观的营造理念和整体性保护方法,旨在应对历史城镇面临的大规模开发压力,对中国历史城镇保护存在的碎片化和孤岛式等问题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论文基于整体性视角看待历史与发展,着眼于历史街区自身空间、功能上的局限性,历史价值上的特殊性等问题,通过发掘其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历史遗产与其背景环境等关系,强调结构关联和历史可读.论文以重庆悦来历史街区为例,基于关联性从时间、空间、文化和功能维度进行整体性评估;基于可读性对历史格局、空间尺度和风貌进行空间整合;将历史街区保护同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相结合,提升其公共开放度和参与性,综合协调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各个系统的关系,统筹一系列建设开发,构建动态保护体系,意在探索为保护历史街区整体性和有机更新提供借鉴.
古村水景空间相对保存了其纯净的原始生态景观,相比于城市水景周边的大力开发状况,古村水景空间的景观生态质量更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更好.现今各地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态势明显,使得城市周边乡村古镇游比例高涨,因此探究古村落的水景空间结构、保护其生态系统尤为重要.以燕坊古村为例,其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加以多层级的人工水体设施,构成完整的古村落水系统,其使得燕坊古村形成特色明显、价值重大的水景空间,文章从古村整体水景空间层次、内部公共水景空间层次、建筑与院落水景空间层次三方面深入探讨其对水的利用与营造,水景空间的组织、结构、尺度等智慧,最后分析古村水景空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保护策略,以期对古村水景空间的景观生态质量保护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乡村是一个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高度融合的共同体,一直处于缓慢的自演化过程.目前的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中,大量的规划方案完全按照都市生活的模型来模塑乡村的景观,脱离农村实际,缺乏实用性.本文试图通过触媒效应来寻找一条适合乡村自身发展的道路.从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入手,以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的实践为例,探讨公众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对乡村发展带来的触媒效应.
河南城市公共园林在近代的发展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体制、经济原因以及个人精英对公共园林实践的推动因素,有其自身发展轨迹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对1840~1949年河南百年公共园林的演进进行梳理,提出将河南城市公共园林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公共园林的特征和背后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和小结:(1)缓慢变化期(1840~1911年);(2)快速发展期(1912~1936年);(3)颓败期(1937~1949年).最后,对于近代河南城市公共园林的整体风貌和研究价值进行了总结.
世界遗产作为承载人类文明和自然演变的载体,其突出普遍价值对于世界层面乃至地球健康的现在与未来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原基于遗产入选标准天博、管理权属、地域分布等单一分类体系并不能解决世界自然遗产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类别遗产的复杂分类关系与保护管理的问题.以2017年《世界遗产名录》内的206项自然遗产和35项混合遗产为研究对象,以突出普遍价值保护为导向,尝试建立入选标准(standard)—价值载体(carrier)一类型要素(element)的分类体系,将生物多样性类别世界自然遗产分为: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过程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类型.通过分类体系的构建与分析,旨在加强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力度,维持其突出普遍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明确并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生物多样性类别遗产的空白.
本文选取泰山登山中路起始处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泰山关帝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绘获得了较为精确的测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从关帝庙的选址及其与登山中路起点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天博、关帝庙的地形处理与空间序列组织、关帝庙的建筑组群与庭院景观元素的结合等多个层面展开详细论述分析.研究指出,泰山关帝庙的选址及空间布局深受传统风水理念和宗法礼制的影响,更与泰山登山中路的具体环境密不可分;其建筑单体的形体虽囿于传统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制约略显单调,但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巧妙地营造出祭祀礼拜的场所精神;庭院景观元素则流露出昔日晋商和泰山游客寻仙问道的精神寄托.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关于改进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延续泰山传统建筑空间环境风貌的几点建议.
西涯八景是旧时什刹海周边地区景观精粹的统称,在什刹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水多而山少的现状条件下,文章通过对西涯八景内容解析,主要探讨西涯八景的景观特征,总结八景的成景原因和方式,通过系统化分析和总结西涯八景景观特征,以期可以对当地地域景观特征有所了解,并且有所取舍的借鉴,指导当地特色景观的构建,进而希冀对特色景观营造有所启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设计的道路.
史公祠是扬州清中晚期祠庙园林的代表作品.该祠以纪念明末英雄史可法为文化精神主线,将规则式布局的祭祀空间与自然式布局的园林空间相结合,形成了园林化祠庙景观.本文以实测和文献梳理为基础,梳理了该园的历史沿革,对其总体布局及造园艺术作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过去,学术界对于古典园林空间的研究大多站在男性的视角上,将男性作为园林空间建造与使用的主体,对女性在园林空间中的地位缺乏关注.事实上,无论古今,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位于中国省的板桥林家花园是闽台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之一.基于旧时上流社会对女性活动限制的传统,结合对于晚清时期地区的妇女地位与板桥林家经历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推知女眷群体是花园的重要使用者.林家花园的设计者在进行空间安排、结点设置等方面,确有针对性地对女性的身体条件、审美情趣乃至社会交往等作出了布置.对于板桥林家花园中女性活动空间的研究,不但可以帮助对中国古典园林史有一个更加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启发今人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两性之间平等的地位与客观差异,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园林作品.
传统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山石皴法为代表的细部图式观、以局部画法为代表的局部图式观以及以三远法为代表的整体图式观,这和中国园林叠山在细部处理天博、局部做法和整体布局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文章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经典图式进行梳理,结合园林叠山做法,从山水画皴法对园林叠山肌理的影响、叠山的不同局部类别与山水画的图式关系以及山水画整体构图与园林叠山布局之间的关联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叠山和传统山水画图式耦合研究,指出了两者之间关键性的图式和法式关系,旨在为古典园林叠山营造的保护和当代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北京皇家园林中有大量典雅优美、含义深邃的匾额楹联.但在历史长河的进程中,大量匾联受到了破坏,如今仅能以颐和园室外园林匾联作为代表.颐和园内植物景观独具特色,并利用匾额楹联作为载体升华植物景观之美.本文依据匾额楹联中蕴含的植物文化主题、配置方式、营造特征等三方面,对颐和园的植物景观加以研究,力求在未来景观修复工作中还原其历史植物景观风貌.
为对不同茶梅品种能在高温旱型园林绿化中的最佳应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田间实地观测法观察25个茶梅品种在夏季高温干旱时叶表面日灼度情况的变化及采用光照特性测定的方法,从中选取二个在园林应用较广、较耐高温、干旱的且树龄一致的茶梅品种在杭州市拱墅区育苗路高架挂箱内进行高温和干旱处理,同时把种植在杭州植物园中的该两种茶梅品种进行每日浇水作为对照,结Li-COR6400XT(Li-COR,USA)仪器,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每组试验设置三次重复.后把测得的数据进行高温、干旱方差分析(variance),最终对该两个品种抗高温、干旱度强至弱进行排序:昭和之荣>东牡丹.故在高温旱型园林绿化应用中可参考实验结果对该两个茶梅品种进行合理配置.
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而植物群落结构的合理与否对维系植物群落健康与稳定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开展植物群落结构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对植物群落生态过程的认知,为植物种植设计与群落构建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从基础研究(调查与评价)、应用研究(设计与构建)以及拓展研究三个层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城市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中国在该领域研究方面的不足,对日后开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文在对杭州市园林绿化枯枝、落叶等废弃物利用现状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结合近五年来的科研实践,就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从堆肥、绿化覆盖物、食用菌、园林生态小品展示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为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郊野公园建设愈加频繁,生态修复与郊野景观营造相结合是自然生态及景观特色表达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植物景观规划策略制定为研究切入点,以利用园内雨水径流,实现园林植物灌溉用水自平衡、自维持为目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龙泉湖郊野公园为例,阐述如何以植物需水量计算为种植面积、植被种类的确定提供量化支撑.构建了节水型郊野公园的绿色再生新模式,为郊野公园生态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植物群落是植被的结构单元,也是各类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单元.群落光环境作为群落的重要特征,不仅与群落中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还对游人在群落中的行为偏好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上海辰山植物园为例,选取5个典型植物群落,综合分析叶面积指数等群落光环境特征;同时通过行为观察等方法记录并梳理对应天气条件下不同群落中游人的行为特征、行为类型.之后分析群落光环境特征与游人行为的统计数据,尝试得到群落光环境对于游人行为偏好的影响.
山体生态修复在近年来备受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同时也是城市生态修复四大工程类型之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建大花园中的山体公园设计为例,本着低成本景观设计、适地适树以及生态性原则,从植物的应用与技术的角度出发.在建大花园山体公园中,从乔木、藤本和草本植物中,各筛选一种植物进行介绍.根据不同种类植物的特性,分析其在山体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根据山体公园特有的植物生长环境和复杂的地势,提出相应的植物配置方式和栽植措施.
当今山地道路的雨水处理形式主要表现为雨水沿排水管道进入城市雨水管网,在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客观背景下,合理利用雨水可节约水资源而且对补充地下水、控制径流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调查访谈等方式,归纳山地道路雨水生态处理措施体系.本研究分析了山地道路雨水生态处理措施应用的适应条件,构建了项目场地内道路雨水生态处理系统,完善了项目场地内道路雨水生态处理设施要素,并在济南锦绣川水库坝下环境整治规划设计中尝试加以应用,以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探索其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
雨洪管理作为一个国外引入的概念,包括了城市防洪排涝、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几个方面,中国城市雨洪管理正处在关键发展时期,有必要在汲取本土民间传统雨洪管理生态智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纳国际经验.本文通过对陂塘景观、哈尼梯田、桑基鱼塘、多塘系统、赣州古城坑塘体系五个案例的解读,探讨坑塘系统在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等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启示,依据主导功能的不同将坑塘系统分三种类型,并以赣州蓉江新区坑塘体系保护与利用为例提出坑塘体系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现代适应性实践要点.以期能够对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同样拥有丰富坑塘景观资源的城镇生态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设计基础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新生了解风景园林的设计伦理和设计思维的最初渠道.传统的设计基础教学内容以三大构成为主,以桌上模型为主要实现手段,学生在尺度感、构筑物与场地和自然的关系、材料及节点的具体做法方面普遍存在问题.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研究提出,采用木、竹等天然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较大尺度的模型创作,有助于提升他们在尺度感、自然观、节点做法三个方面的认知;并以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7年完成的2m×2m×2m竹构筑物生态营造实践为例,进一步总结了教学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