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空间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多种因素,在对“城市针灸”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将“城市针灸”理论引入乡村,于实践中提出“机体把脉、识病断症、施针治疗”三步走的物质更新与文脉传承相协调乡村空间更新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乡村空间形态逐渐出现空心化分布状态。乡村空心化导致乡村空间结构和功能衰败,活力丧失,亟待更新。通过对该村现状的实地考察和调研走访,发现该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脏腑不调天博官网。高路桥村虽然是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传统村落,但是却没有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核进行挖掘提炼、有效开发。建筑风貌虽然呈现多样化特征,但部分传统住宅因为乡村人口流失,长期无人居住,处于荒废状态,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文化遗存呈点状分布,由于地方政府和村民对乡村的历史文化遗存价值认识不足,现阶段多为碎片式保护,而缺少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思维,致使乡村历史文脉面临被割裂的风险,乡村整体特色风貌不够突出。
其次是经络阻滞。高路桥村整体空间结构定位明晰,从西至东依次为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但是所有空间都存在功能单一、活力不足等问题。如何对各个空间的主要功能进行有机更新,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让高路桥村融入孔村镇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中,吸引本村青壮年回归和外来游客进入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高路桥村道路系统不够完整,缺乏连接性,多为单线和尽端式道路,未能有效连接各个空间。道路两侧无人工绿化,植物随意性强,缺少观赏性。
四为蚂蚱养殖基地,该项目为高路桥村精准扶贫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村民就业,但是目前尚未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形成规模效益;
五是高路桥,虽于1980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该桥处于废弃状态,周围杂草丛生,未能采取有效手段进行保护。
乡村空间更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多种因素。通过前文对高路桥村历史文化资源和空间建设现状的综合评估,以及高路桥村乡村空间问题的梳理,确定了以下施针治疗方案。
首先,传承弘扬儒家文化,挖掘提炼乡村“家文化”内核,以保养机体脏腑。高路桥村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应大力弘扬儒家思想中“家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家风文明促乡风文明。
具体而言,高路桥村乡村文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开拓乡村儒学主题研学游,与孔村镇绿泽书画院、杏坛遗响等旅游项目形成联动,融入孔村镇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二是乡村主路两侧的建筑立面统一粉饰彩绘高柴故事,在凸显乡村特色风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宣传儒家文化;
三是改造家文化影壁,影壁在传统民居中具有驱恶辟邪、祈福纳祥之意,在新时代语境下,亦要将影壁文化注入家文化内涵,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乡村空间可持续地弘扬。
其次,更新乡村空间格局,完善路网系统街巷绿化,以疏通机体经络。一是高路桥村乡村空间格局根据新的文化主题和功能的植入更新为一核两带三区:一核是以儒家文化教育为核心业态的中心区域;两带是休闲娱乐观光带和乡村民俗体验带;三区是指儒学教育区、农事体验区、休闲娱乐区。
二是完善村庄路网系统,通过清除障碍、消除死角的方式将原来尽端式道路优化为网状交通系统,从而实现乡村游览路线的有机循环。
三是实施乡村街巷绿化,乡村绿化的目标是在保护整治原有绿地的同时,以经济实用为主要原则,选取乡土花草树种天博官网,以点带线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级绿化景观。
最后,探寻空间触媒点,建设乡村重要景观节点,以激活机体穴位。高路桥村共选取五处作为乡村空间触媒点。
二是将健身广场改造为杏坛广场,广场中央新建孔子讲学雕塑,并修建文化长廊,形成功能齐全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
三是改造楷树台,楷树台由石头垒砌而成,根据景观营造粗细相间原则,采用细腻的青石板铺砌场地,并放置石桌石椅,构建小型交流空间。
五是重新修缮沟底通往高路桥的石阶,清除高路桥周边杂草,裸露出岩石天博官网,打造成为石头景观。通过对五处关键穴位的精准施针,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实现高路桥村空间整体的有机更新。
本文将“城市针灸”理论引入乡村,以孔村镇高路桥村为实践对象,创新提出“机体把脉、识病断症、施针治疗”三步走的物质更新与文脉传承相协调乡村空间更新路径,有效实现了小尺度、渐进式、低成本的乡村空间有机更新目标。天博官网以“城市针灸”探寻乡村空间的更新路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