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最早为压滤机生产制造企业,此后获得水利疏浚、污水处理、生态环境等的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能力。近两年,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积极设立储能与双碳板块,致力于以全方位专业服务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公司的设备产品主要为压滤机,隶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压滤机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涉及环保、化工、矿物及加工、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压滤机市场规模及前景与下游应用所在行业的景气度关联性较大。
在环保领域,2022年 1月,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指出,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中,重点推广板框压滤机在污泥处理领域的应用。2022年9月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2023年7月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均明确规定了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能力的规模。未来在污泥污水处理需求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污泥污水处理行业仍将维持增长趋势,驱动我国压滤机设备需求稳定增长。
在新能源领域,压滤机逐渐替代离心机,应用于锂矿、盐湖提锂、正负极、锂电池正极粘结剂PVDF(聚偏氟乙烯)、电池回收等过程中的过滤、洗涤及废水处理环节。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43GWh,同比增长22%;2020年中国车用动力电池占中国锂电池市场56%的份额;受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驱动,预计2025年锂电池出货量将达611GWh,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可达33.70%。此外,压滤机也可以应用于塑料、废纸、废旧金属环节回收。2023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同时,国家对机械制造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指出,将持续扩大有效需求,深挖国内市场潜能,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24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随着各行业在环保和资源利用要求的提高,叠加存量设备的更新换代,装备制造压滤机应用市场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公司其他装备制造为农牧装备。报告期内,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建设农业强国五大内涵,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为畜牧业,其健康发展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别达到75%以上和85%以上的发展目标。在规模化养殖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与农村养殖环保标准不断严格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养殖场配套环保工程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将成为市场刚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造成巨大损失。在此背景下,国家主席习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双碳”目标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四五”和“十五五”碳达峰工作的主要目标,各地也陆续出台生态环境规划文件。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地,全面布局储能业务、碳市场业务、能源数字化业务。
储能方面,2023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有利于储能行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 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工商业储能方面,严峻的用电形势促使市场备电需求增加,多地主动拉大峰谷价差,用户侧工商业储能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在宏观政策推动、市场需求提升、产品技术完善的综合作用下,储能经济性日益加强,迎来了产业成长初期的高速增长。
碳市场方面,我国现存碳资产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领域有所拓展,相关重要政策接连发布,进一步明确行业发展路径。2023年7月,《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在北京重启,预计碳资产开发服务、碳排放咨询服务、碳市场交易服务将迎来共生发展。
能源数字化方面,在市场化、数字化、场景化的共同推动下,开放互联、供需互动的能源互联网可以更好满足用户需求。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22万亿千瓦时,较2022年增长6.80%,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省区电力供需矛盾突出,专业的能源服务需求强劲。当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绿电新场景大量出现并接入电网,一个高度互联的能源体系正在形成。在此背景下,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以大数据+AI为技术基础,专业的能源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在能源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党的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国内陆续制修订多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和行政法规,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公司环境综合治理板块主要包括水利疏浚、污水处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三项业务。
2019年至 2023年,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发布《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开展 2023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流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我国河流水库众多,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特殊,许多河流存在水土流失现象,全国平均每年约有14亿吨泥沙淤积水库、河道、湖泊和灌渠,18亿吨泥沙进入河口和海洋,并主要淤积在各江河的下河段和入海口附近,因此存在大量的疏浚需求。
2023年1月,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明确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包括合理选择污水收集处理模式,科学确定污水处理标准规范,高质量推进厂网建设等3项任务。2023年5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政策的相继出台,帮助水务企业拓宽业务范围。
随着双碳政策稳步推动,国内城乡积极布局绿化公园等场地。2022年6月,浙江省住建厅、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助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行动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以上,到2027年,国家园林城市覆盖率达80%以上”。2024年1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在环保政策的持续支持下,环保行业投资仍具有相当规模。与此同时,我国环保行业存在企业数量众多、业内竞争强度较大、行业整体毛利水平偏低的特点。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
2023年是公司发展史上重要的战略“分水岭”。公司从现有业务实际出发,凝集各方力量,聚焦战略性资源,大力发展压滤机为代表的装备制造基石产业,加速布局储能与双碳为代表的创新业务,优化提升环境综合治理业务,经营现金流近年来首次转正。具体如下:
压滤机业务包括通用机械专业设备压滤机整机及其配件的生产销售和系统集成服务。子公司兴源环保系中国压滤机行业领军企业,压滤机产值位列浙江省分离机械行业第一,于2023年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年入选“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此次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是相关部门对公司装备制造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专业化程度、发展前景等综合实力的充分认可,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兴源环保生产的压滤机具有过滤速度快、性能稳定、操作方便、滤板性能好、滤饼脱水率高、洗涤均匀彻底等优点,在冶金、化工、石油、印染、陶瓷、食品、制药、建材、洗煤矿山、污水处理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兴源环保拥有大型先进生产制造设备,配以机器人焊接、激光裁布等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制造工艺,长期保持产品品质稳定优良。报告期内,兴源环保研发了“AI视觉识别铲饼压滤机”、“低温干化滤板机构”、“压滤板鼓膜密封机构”、“全自动多板清洗高效水洗车机构”等多项先进技术,在延续原有应用领域业务的同时,持续夯实新能源赛道,继2022年公司成功交付与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签约1.02亿元订单后,2023年上半年兴源环保与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8811万元压滤机合同,与国内多家锂电池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公司依托“工程+数字”模式,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实现产业数字化,通过研发技术能力的提升优化产品设计,以及供应链的科学规划降低综合成本,实现2023年全年息税减值前利润及毛利率两项关键运营指标的提升。
此外,公司还涉足农牧装备业务,围绕智慧养殖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养殖环保设备生产及安装、饲料厂设备生产及安装,形成服务于现代养殖业的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子公司新至汇德积极创新制造,进一步升级卸料翻转平台、智能饲喂系统、局部温控系统、报警系统等产品,提供农业设施建设、农牧设备生产与销售、数字化物联管控平台升级、养殖场配套环保工程建设等服务。
公司储能与双碳创新板块以子公司新至双碳为主体,确定了“一体两翼”的经营格局,即储能业务作为主体,碳市场、能源数字化为两翼,从事储能投资建设运营、碳资产管理、能源数字化平台建设等业务,为项目、企业、社区天博、区域等各主体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
储能业务专注于新型储能装备在工商业侧的研发与应用。报告期内,储能业务引入工商业储能、光储充、电源侧、电网侧等方向领军人才,围绕产品研发、市场拓展、订单交付及流程管理组建专业队伍,打造了一支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快速市场开拓能力、高效项目交付能力及专业运维能力的团队。同时,储能团队积极规划落实市场、技术、资金等关键资源,开拓储能市场,研制出215千瓦时储能柜和20尺集装箱两类标准产品,总计签约5.67兆瓦/17.02兆瓦时装机量投资合同及0.85亿元销售合同,获得国家电网颁发的“全国负荷聚合商资格”,与行业上下游建立合作关系,为未来发展垫定基础。
公司碳市场业务稳中有进,在减排降碳行业取得进展。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累计碳资产储备量达2亿元;公司签约林业碳汇总面积3755万亩,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CCER方法学计量,预估具备开发价值的面积为323.77万亩;公司签约甲烷减排项目订单合计覆盖85.98万头生猪。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探索碳交易模式,与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维多(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复瑞渤集团等全球知名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典型案例包括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生猪养殖的甲烷减排项目,并促成大众汽车(安徽)公司对该项目经核证减排量的最终承购。同时,公司开发了碳汇管理系统服务,提升方法学研发能力,顺利发布《植物肉碳减排量化评估技术规范》等多项行业团体标准及软著专利。随着2024年1月CCER的重启,公司储备CCER项目将陆续获得收入和利润。
能源数字化业务进一步明确以数据+AI为驱动的能源市场化方向。报告期内,团队聚焦减污降碳及能源数字化管理业务,积极串联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合作伙伴,与浙江电网合作的宁波城市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投入运行,通州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平台正交付落地,与阿里云、南瑞、思极等单位形成能源数字化业务的生态合作闭环;产品研发上,打造出具有源网荷储互动、设备节能降耗、电碳监测及交易、能源市场化增值等能力的能源数字操作系统平台;技术储备上,顺利通过ISO20000-1、ISO27001、CMMI3认证,获得企业信用等级AAA证书,申请专利7项、软著6项。
水利疏浚业务由子公司浙江疏浚承担,在该领域拥有淤泥环保开挖技术、淤泥全封闭远距离环保输送技术、淤泥快速脱水固化技术、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及防洪设施建设等多项技术领先优势。报告期,浙江疏浚新承接了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杭嘉湖北排通道后续工程(南浔段)、河南省黄河故道一期水生态治理特许经营项目、温岭市湖漫水库底泥清淤工程、凌笪镇独山水库扩容工程等项目,市场订单较2022年大幅提升。同时,浙江疏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与河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并参编浙江省地方标准——河湖水库清淤技术规程。
污水处理业务主要是帮助工业企业和地方政府所属的污水处理厂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再生水循环利用,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报告期,公司已进入商业运营的污水处理公司6个,污水处理子水厂35座,全年实际处理污水总量超5000万吨。同时,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了水厂污水处理能力,并严格控制成本以加强水厂经营质量。
生态环境建设业务遵循生态学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植物群落,达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的作用。报告期,子公司中艺生态承接了迎亚运道路整治工程,为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增添兴源特色;合肥逍遥津公园提升改造EPC项目,获得 2023 年安徽省建设工程最高奖“黄山杯”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银奖;丁桥单元中央水景公园北区景观绿化工程获得2023年杭州市优质工程奖“西湖杯”;蜀山经开区山茶路公园及周边绿线年合肥市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合肥园博园项目助力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胜利召开。
近年来,环境综合治理业务持续优化,新增项目类型主要为EPC等非投资类工程项目,未新增投资类工程项目。报告期内天博,针对历史工程项目,公司的重要任务已从项目建设转为验收、结算及收款,新增投资大幅下降,工程项目现金流近年来首次转正。随着历史工程项目验收备案和竣工结算的陆续完成,项目将全面进入政府付费和使用者付费阶段。
报告期,面对日益活跃的外部环境,公司在审慎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从现有业务实际出发,坚持聚焦战略性资源,大力发展压滤机为代表的装备制造基石产业,加速布局储能与双碳为代表的创新业务,优化提升环境综合治理业务。装备制造方面,“兴源”压滤机自1992年创立,30多年来专注压滤机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和客户服务能力,压滤机产值位列浙江省分离机械行业第一,系国内压滤机行业领军企业。2023年7月,子公司兴源环保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年入选“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同时,压滤机业务不断优化订单结构,夯实新能源赛道,拓展海外市场机会;也通过技术能力优化和采购成本节约,有效提升毛利率等关键运营指标。储能与双碳业务从无到有,围绕储能投资建设运营、碳资产管理、能源数字化,逐渐成长为公司新的战略支撑。目前,储能与双碳创新业务已制定清晰的发展路线图,储备行业领军人才,研发标准化产品,走通商业模式,形成可复制典型案例,将乘势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进一步扩大业务占比,形成规模利润。环境综合治理是公司的传统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严控投资类工程项目新增,陆续完成历史项目竣工验收,新增投资大幅下降,基本转为结算收款,工程现金流近年来首次转正,将全面进入政府付费和使用者付费阶段。
2023年3月8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宁波市奉化区财政局,并于当月收到国资控股股东宁波财丰科技有限公司5亿元借款支持;同年10月,宁波奉化兴奉国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向子公司兴源环保增资5亿元;同时,公司向财丰科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事项正在有序准备中。国资战略股东的引入,将有效地改善公司现金流动性,也更有利于公司获取新的项目订单。民营股东新希望投资集团未减持一股,坚定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将继续提供人才、机制、管理措施的有效赋能,为公司创新业务孵化及成熟业务拓展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公司将充分发挥国资实控人和民营大股东的两大资源优势,运用公司长期积累的技术、资质、人才等产业优势,抓住环保行业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增强上市公司规范治理,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势,持续夯实主营业务,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以科技驱动的高端制造板块优势,朝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各类技术专利合计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70多项,软著72项,已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等10余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同时公司也是浙江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杭州市临平区“政府质量奖企业”,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兴源环境再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年申请专利58项,授权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项;申请软著6项;获行业学会、协会科技奖项6项,参编标准5项,其中浙江省地方标准1项;公司在研重大科技项目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
兴源环保为中国通用机械协会分离机械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压滤机行业国家标准主起草单位,主导起草行业内多个技术标准,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专利示范企业、入选“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级研究院等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十多项,荣获水污染治理甲级认证证书,专利“油质分提专用压滤机及分提工艺”与“一体式聚丙烯隔膜滤板及成形工艺”分别荣获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在行业内的业绩和品牌优势明显。兴源环保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业务发展的思路,始终保持对行业技术的敏感度,继续推动压滤机产品升级,为提高产品自动化程度进行多项研发项目。2023年,兴源环保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年入选“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
储能业务以电池管理和储能管理系统的研发设计为核心能力,积极拓展工商业侧应用场景,在污水处理厂、农业农村、新材料等领域成功交付储能产品,子公司新至绿能拥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截至2023年末,储能技术储备方面已取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已申报4项发明专利、已取得1项软著成果授权、已申报5项软著成果,是《电化学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起草单位,成功获得2023年度中国新型储能最佳“源网荷储”智慧解决方案奖,以及国家电网颁发的“全国负荷聚合商资格”,并与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零碳未来、中钠时代等多家院校、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推进项目实施。
碳资产业务方面,新至双碳参与上海环境601200)能源交易所《碳管理体系标准》合作起草,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理事单位,参与编写了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双碳工作的政策建议,相继与重庆市西部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波士顿咨询公司、浙江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开展行业前瞻交流与战略合作,与中国农科院共同发起成立国家农业农村双碳联盟,联合三峡科技积极推行能源微网及碳账户等领域的双碳工作。报告期内,新至双碳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等开展双碳领域示范工作,进行了了甲烷减排、林业碳汇等一系列碳资产开发和管理相关业务,同时不断提升方法学研发能力,主编《植物肉碳减排量化评估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顺利发布,为规范双碳目标下植物肉碳减排行为及减排量核算提供了依据,弥补了行业空白。
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公司拥有涵盖工程设计、承包、施工等一系列相关资质40多项,其中浙江水美获得住建部再次颁发的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甲级资质,中艺生态获得住建部再次颁发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主要资质包括河湖整治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航道工程专业总承包贰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港口与海岸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等。浙江疏浚立足环保疏浚行业,相继完成了杭州西湖、嘉兴南湖、无锡太湖、上海淀山湖等众多颇具影响力的疏浚项目,多项工程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优质工程)”、“天府杯金奖”等省部级以上工程奖项。水美环保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废水处理总承包的企业,专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近30年,其拥有的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曾长期服务于多家国际、国内行业巨头。中艺生态是中国生态园林建设十大杰出企业、2020年度全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 50强企业,其多个项目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绿化工程奖”金奖和“优秀园林古建工程奖”金奖、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奖金奖、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质工程),参建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工程荣获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公司在市政园林建设、景观绿化等领域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及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已承接“G20主会场杭州国博中心屋顶花园”、“西湖申遗综合治理”、“迎亚运道路景观绿化”、“迎亚运大运河文旅”等知名项目。
公司从业务需求出发,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系统,构建贯穿企业门户、协同办公、财务管控、项目全程的一体化应用体系,实现数字化建设的框架搭建及核心应用落地。公司以“透明管理”为核心,启动装备生产制造“透明工厂”、工程建设“透明交付”、水厂项目“透明运营”三大数字化工程建设,并结合资金管理系统和运营驾驶舱,实现公司管理的业务流、信息流及资金流高效协同。报告期,子公司兴源环保继续深化“透明工厂”建设,引进设备状态及产量数字采集信息系统,与现有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无缝衔接,以生产负荷预测和生产资源调配为基础,实现生产任务的敏捷响应,物料成本的稳定管理,压滤机板块利润空间进一步提升。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公司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设立“责权清晰、激励有效、管控有度、风险可控”的人力资源规划,通过人才匹配、机制激活、减少冗员等措施提升企业人均效能。报告期,公司关注重点业务人才引进,围绕装备制造、储能双碳、环保综合治理,布局核心骨干和领军人才;公司关注核心人才培养,提拔任用有责任、敢担当、能力强的管理及技术干部;公司积极探索合伙人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实现公司业绩与员工价值双赢;公司深入盘点人员,优化管理授权,人力成本较去年下降近10%。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部署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有利于公司装备制造基石业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深入推进能源,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有利于公司储能双碳创新业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还部署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有利于公司环境综合治理业务优化发展。总体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鼓励方向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产业规模和能力水平有望在2024年得到有效提升。
公司将抓住制造业和环保行业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机遇,把握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趋势,大力发展压滤机为代表的装备制造基石产业,加速布局储能碳为代表的创新业务,优化提升环境综合治理业务。2024年,公司将继续合作共创的市场化经营理念,持续强化过程管理,紧盯目标责任结果落地,以科技驱动为核心,整合产业链价值,稳步打开业务局面,实现战略方向转型升级。
2024年公司将迎来经营转型的“焕新”年。公司将凝集各方力量,秉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抓住制造业和环保行业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国资实控人和民营大股东的资源优势,继续聚焦装备制造、储能与双碳、环境综合治理三大业务,坚持科技创新和降本增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宁波市奉化区财政局,控股股东变更为宁波财丰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签订协议确认通过定向增发方式提供资金12亿元。目前上市公司定增材料已陆续到位,将于2024年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提交。2023年,原控股股东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没有股份减持,与现控股股东财丰科技为一致行动关系。2024年,新希望投资集团依然坚定支持上市公司发展,通过自身雄厚的资产体量和世界500强的品牌优势为公司赋能。国资实控人和民营大股东的两大资源优势,将为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格局。
2024年,公司装备制造业务将不断夯实专精特新金字招牌,在稳定传统环保市场优势的同时,不断提升新型产品研发,积极打造数字化管理体系,组织技术研发专班和市场专班,抓住新能源行业市场契机,全力扩大市场应用场景,力争全年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同时,环保装备业务将把握中国制造质量强国的机遇,乘势一带一路发展脉络,开拓海外市场,国际订单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
目前,公司所持有的PPP项目已基本完工,仅个别项目仍有少量尾工。2024年,公司将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投入重要力量、匹配关键资源等措施,全面完成PPP项目的建设收尾工作,使项目全面进入政府付费和使用者付费阶段。此外,公司不断深化在环境综合治理的资质优势,以水利疏浚为核心业务,向精细化经营持续发力,配套合伙人机制,开拓优质环保建设项目,孵化新的利润增长点。
储能及双碳业务是公司战略转型的新赛道,有望为公司带来第二增长极。2024年,储能业务坚持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积极部署自身储能技术的研发与攻关;打强融资、投资、科研、生产制造、市场拓展和运营管理六个能力,逐步形成产业化体系,力争在储能投资、储能建造、储能产品销售等方面完成业绩增长目标。2024年,双碳业务要发挥碳资产储备的先发优势和数字化平台技术服务优势,实现重点市场突破,形成规模利润。
2024年,公司继续注重高质量人才引进,围绕压滤机业务、储能双碳业务、环保综合治理业务,布局核心骨干和领军人才,确保重点业务的人力资源投入;公司继续关注核心人才培养,提拔任用有责任、敢担当、能力强的管理及技术干部;公司将深入盘点人员,重新厘定分工,优化管理授权,减少人员冗余;公司将积极探索合伙人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积极性,实现公司业绩与员工价值双赢。
2023年,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处罚,说明公司内控管理有待完善。2024 年,公司需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运用内控政策和程序,确保公司能够有效运作;需加强内部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和风险,确保公司运营的透明和合规;需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公司的供应链环节合规和风险可控,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压滤机产品及环保工程的市场需求与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紧密相关,相关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治理支持政策,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若未来宏观经济增速趋缓或相关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公司新进入的储能及双碳行业属于国家战略发展支持行业,国家出台较多利好政策,为公司未来带来了良好的发展预期。如果未来出现重大不利政策变动,导致市场发生负面变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公司业务的可持续性及盈利性。公司会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做好相应准备,应对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
公司环保、储能、双碳业务所处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如果宏观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公司下业不景气或者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影响公司现有业务的市场需求以及新增业务的开拓,可能造成公司业绩改善程度不及预期。公司会密切关注,积极准备,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日益重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环境治理行业发展前景良好,行业内其他公司扩张加快,报告期内亦有多家公司进行战略整合。面临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将充分借助各方资源,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强化项目精细化管控,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积极拓展双碳储能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天博,公司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将业务进行延伸和探索,在环保装备和环境综合治理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储能与双碳业务,发展数字化智能环保业务,力图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但创新业务有别于公司原有的环保业务,面临人员、技术储备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挑战。对此,公司将加强对产业延伸及产业升级的科学论证,不断加强人才建设,保障资金需求,促进转型升级,以多种方式有效防范业务拓展中的风险。
公司的工程项目建设具有一次性投资规模大、建设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另一方面,受资本密集型的行业特点和业务模式的影响,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资金周转存在一定压力。公司一方面执行精益运营宗旨,合理规划,降本增效;另一方面,按计划推进定向增发,并密切关注行业新政及资本市场流动性,不断优化资金结构,缓解公司资金紧张的局面,为公司业务健康发展提供资金周转支持。
公司旗下多个子公司具有工程承包资质,施工、运营项目人员较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风险。各主要子公司已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保障机制,设立项目安全专员,购买工程保险,对工程施工和项目运营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同时,母公司监督各子公司安全生产机制优化完善,督促各子公司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整改,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莱特光电:OLED材料龙头一季度“大翻身”,分红回购增持齐发力,OLED渗透率提升,机构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热门旅游股80后董事长遭留置!国际无人机产业博览会今日召开,这一省份无人机企业突破1万家,机构看好15股增长潜力
全国政协召开远程协商会,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提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召开远程协商会,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提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协商议政
已有1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6.46亿股,占流通A股41.59%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70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天博兴源环境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